在嶺南地區擁有近2000年歷史的涼茶,近年來憑著獨特深厚的文化內涵,持久擴張,產業獲得高速發展,以王老吉為代表的涼茶企業創造了21世紀全球飲料業的奇跡。
來自廣東省食品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廣東涼茶銷售總量已突破1100萬噸。其中,“涼茶始祖”王老吉馳騁全國飲料市場,2007年,其在國內裝罐飲料銷售額就早已超過國際飲料巨頭可口可樂及其他碳酸飲料品牌,一躍成為罐裝飲料的“中國第一罐”,而“王老吉”品牌更成為中國飲料第一品牌,品牌價值高達1080億元。
作為涼茶的領袖品牌,王老吉同時還積極發揮行業領軍者的作用,帶動整個涼茶產業實現井噴發展,使“涼茶”這一品類成為全球第一大飲料產業。
“中醫理論+嶺南水土特性”創造出涼茶
“涼茶”是嶺南人根據本地氣候、水土特性,在長期預防疾病與保健過程中以中醫養生理論為指導,以中草藥為基礎研制出的一類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等功效的飲料總稱。近年,“涼茶”還被公眾提名為“嶺南文化十大名片”。
所謂“一方山水養育一方人”,嶺南人喝涼茶,主要與嶺南地理環境有關。嶺南是指中國南方五嶺之南的地區,屬熱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長年氣溫偏高,又雨水天氣多,因而形成溫暖潮濕的氣候特征。嶺南地區晝長夜短,人們勞作時間長,體力消耗大,免疫力偏低。長期生活在這種環境下的人容易產生一種亞健康狀態——熱氣、上火,熱氣若得不到及時消除,會引起身體不適,還會引發其他疾病。
距今1700多年前的公元306年,中國古代著名道學家、煉丹家、養生學家葛洪,來到嶺南進行養生研究,編撰成《肘后方》,這可以說是中國最早有記載的涼茶方子。
葛洪以后,中華養生得到進一步發展。嶺南溫派醫家總結嶺南人民長期防治疾病過程中的豐富經驗,逐漸將由一味或多味偏寒或涼的草本植物煮水當茶喝,并起名叫作“涼茶”。涼茶,涼而不寒,清熱而不傷脾胃,沒有肝腎毒性,四季皆宜。
據廣東省食品行業協會會長張俊修介紹,涼茶走過五個歷史發展階段。第一階段在東晉時期,是涼茶挖掘形成階段;第二階段在明萬歷年間,涼茶的固定配方及專用術語已形成并進行傳承。第三階段到清道光年間,廣州作為當時中國唯一的對外通商口岸,涼茶注入比較多的商業文化,王老吉涼茶開始形成品牌,并有了大發展。第四階段為抗日戰爭時期,我黨地下工作者協助涼茶經營者開設涼茶連鎖店,成為重要的抗日秘密聯絡站。
第五階段,改革開放為涼茶發展帶來嶄新的機遇。擁有涼茶秘方及專用術語的企業或個人嚴格按照先人傳承下來的秘方配伍與配比,秉承傳統的草本植物“水提工藝”,運用現代飲料生產、包裝技術,不添加任何化學添加劑,制成方便人們飲用的涼茶飲料。
“涼茶始祖”王老吉正宗秘方一脈相承
飲涼茶已經成為廣東當地飲食文化的一個特有標記。廣東涼茶的品種甚多,最有名的王老吉涼茶形成于清嘉慶年間(1796-1820),因其藥效顯著,歷來為廣東人所崇拜,至今傳世已有186年,被公認為“涼茶始祖”。
據有關民間資料和王老吉涼茶博物館相關史料記載,王老吉涼茶創始人,人稱吉叔,是生于清朝道光年間的廣東鶴山人。據說當時地方瘟疫流行,黎民百姓備受苦難。為了解救百姓,王老吉歷盡艱辛尋得一秘方,并依照藥方煮茶,免費贈飲以助百姓治病,很多人飲用后立見其效,因而馳名遠近。
關注涼茶在中國的發展歷程,關注科之信的飲料灌裝設備,更多飲料灌裝設備請訪問:http://www.hnxjt.cn
|